清朝举国一战是否可行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举国一战的前提,是老百姓愿意为牺牲。但在清末,老百姓和满清本质是敌对的,只是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所以,老百姓为什么要为满清卖命?谁又不傻。在古代的牧野之战,商纣王的主力来不及回防,就让被抓来的奴隶编组起来,发给武器让他们作战。结果,这些奴隶刚刚和敌人交手,就直接反叛,反而攻击商朝。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奴隶们看来商纣王才是死敌,而不是敌军。当时的满清,底层平民生活艰难,高层满清权贵骄奢淫逸。以慈禧为例,每顿饭有50道以上的菜,她通常指选择其中几道吃一下,其他全部倒掉。而慈禧的这些菜都是山珍海味,一些食材都是稀世珍品,有钱也买不到。而慈禧死后,大家知道她里面陪葬品有多少?那些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皿,价值白银几亿 。还有一些干脆是无价之宝,根本不知道价格。而慈禧如此奢侈,老百姓却穷困潦倒。两广总督叶名琛,1854年天地会攻打广州时,命令兵出战。谁知道,兵骂道“每月得饷九钱,叫我送死吗?”九钱银子是多少?也就是1年不过10两银子而已。这点钱,连养家糊口都不行。曾国藩也说,兵的月饷只能维持10天,余下20天无以为继。士兵平时还要去做工搞兼职,他们妻子还要去做保姆、佣人之类,维持生计。那么,兵怎么可能愿意为了区区10两银子去拼命?所以,曾国藩建立湘军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将陆军普通士兵月薪提高到四五两银子,保证他们家庭生活无忧。同时,如果打赢了仗,还给大量赏金。这种情况下,湘军面对比自己要弱的太平军,这才敢打敢拼。
为什么《刺客信条》等历史类题材的游戏基本不选择作为历史背景
原来有一款,但是市场整体反映不好,销量也不好。所以不是不选择而是没准备好,该来的时候始终会来,不用着急,等育碧团队准备好了,说不定哪天就出来了。
古代行军时,三军是指哪三军
在历史题材中,打完仗就“犒赏三军”来鼓励。古代三军是指骑马打仗前军(主要负责开路、架桥)等;中军(为作战部队和指挥系统);后军(主要负责军用物资以及随军家属)三军。
如果廉颇在长平,白起还能创造奇迹歼灭赵军吗
绝对不可能。很多读者对长平之战有一个误解,认为白起是在廉颇被撤职后,才出任秦军总司令。其实不然,从长平之战一开始,就是白起与廉颇对阵了。正因为白起对廉颇的乌龟战术毫无办法,秦军才改换主将。长平之战的起因是赵国接收上党十七郡的投降,大大损害秦国的利益。当是赵孝成王就有一个担忧,倘若秦国以白起为将,赵国有没有将领可以应对呢?对此,平原君赵胜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渑池之会时,我曾经仔细观察过武安君白起。他的脑袋比较小,棱角分明,这种面相表明此人勇敢、果于决断;他的眼瞳白黑分明,表明此人判断洞察力很强;他看东西时目不斜视,目光坚定有神,眼珠子不打转,说明此人意志力特别强。要与武安君白起对抗,只能以持久战取胜,难以同他争锋相对。但有一个人可以对付他,就是大将廉颇。廉颇勇猛枭鸷,爱护士兵,遇事不避艰难,能忍辱负重。要论野战,能力不如武安君,但论持久战,足以抵挡。”平原君养士数千,对白起与廉颇的评价,倒颇为恰当。这说明赵国从一开始,就做好与白起交锋的准备,而能对抗白起的人,只有廉颇。长平战役开打后,无论从的战斗力或统帅的指挥水平来看,秦国均占有优势。在所有国家中,秦军的攻击力是最强大的,武安君白起是整个战国时代最擅于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将领。在鲸吞巴蜀、蚕食韩、魏之后,秦国获得了大量的土地、人口、资源,足以支撑国家庞大军事机器的运转。秦国士兵训练有素,作战勇猛,经验丰富,军事后勤能力相当强。赵国前线总司令廉颇将军到任后,立即下令以长平为中枢,修筑漫长的壁垒防御线。我们从廉颇以往的指挥经验来看,他是一位攻击型的将领,自己也曾吹嘘有“攻城野战之功”,他的强项是打硬仗,打野战、主动进攻敌人。可是在长平前线,他却一反常态,埋头修筑防御线,根本就不打算与秦军硬碰硬。以廉颇那牛脾气与火爆的性格,竟然能够守得住寂寞吗?我必须非常佩服地说,廉颇确实是非凡的将领,因为他能用理智的思维克制自己的冲动。我相信他从蔺相如身上学习了许多东西,其中一点就是国家利益高于个人。说实话,廉大将军何尝不想横戈马上,酣畅淋漓地与白起干上一场。可是作为一名统帅,他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岂可率性而为呢?面对天下至强的秦军,不能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侥幸之上,而是要“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秦军纵横天下,野战能力天下无双,赵国兵团若与秦军在野战中较量,胜算不大。廉颇深知要赢得长平之战的胜利,关键在于顶住秦军的三板斧,以坚壁清野的战术,用防御代替进攻,只要能守住长平防线,无论花费多大的代价,最终会令秦军无功而返。廉颇目的十分明确,就是拖垮秦军。他的持久战战略似拙实巧,因为秦军在上党地区作战,补给运输线漫长,利于速战,不利于持久。秦军在白起的指挥下,开始攻打长平。白起想与廉颇一决死战,但他的希望落空了。廉颇对秦军的叫阵根本不理不睬,坚壁清野,据险控扼,凭借坚强的防线阻挡秦军,只守不攻。自白起出道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可是在长平,他却第一次束手无策了。尽管锋芒正锐的秦国兵团凭恃着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在局部的攻击战中取得若干次小胜利,但对大局无补,根本无法重创赵军主力。很快,这场战役变得十分沉闷。秦军像一头猛虎,张牙舞爪,而赵军形同刺猬,我龟缩起来,不跟你斗,你上来我就扎你一下。结果,这头猛虎在刺猬身旁来来回回做出扑袭的样子,却只是徒劳无功。只要廉颇能坚守三五年,秦军再厉害,恐怕也吃不消。更要命的是,这种乌龟战术,几乎令白起的智谋无用武之地。白起最擅长在运动战中捕捉战机,可是人家廉颇不玩野战,只玩阵地战。看来在长平战场,白起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秦昭王索性把白起撤走,交给王龁指挥。关于王龁,史料对他记载不详。以我的判断,秦昭王与范雎用他代替白起为主帅,肯定是有充足理由的,估计他是一位以攻坚战著称的将领。你廉颇祭出乌龟战术,要打破僵局,就只有攻坚一条路。在廉颇守长平期间,赵军尽管处于下风,在战术上处于劣势,被动挨打,然而在战略上是处于优势。经过三年的相持,秦军实际上已是强弩之末了,只要再咬咬牙坚持,长平的胜利必定属于赵国。范雎为了逆转战局,以反间计令赵孝成王撤掉廉颇,改用好大喜功、纸上谈兵的赵括。当赵军放弃廉颇坚壁清野的战略,改为主动进攻时,白起这位运动战大师就有了用武之地。白起一生战无不胜,惟一能克制他胜利的人,只有廉颇而已。知道这点,才能明白何以廉颇能跻身于战国后期四大名将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