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好看又智慧的小说可以推荐
海明威的作品不错。
二战时期的战场,为什么不能向跳伞的飞行员射击
小挖客说:这个话题让人心情沉重,但哪怕是最残酷的战争中,人性的光辉也没有彻底泯灭!不射击跳伞的飞行呗只是不成文的规矩,尽管遵守得不好,其它答主都提到射杀跳伞飞行员的例子比比皆是,但相对来说还是好一些。原因还是相当复杂的。首先是战斗人员的素质陆军士兵来源于最底层,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即使是二战中,参战双方的普通陆军士后相当一部分还是文盲。“陆军的马鹿”“沙皇的灰色牲口”“大兵”等等充满了蔑视的称谓就是针对最底层的陆军士兵的。很多人甚至连稍稍复杂一点的枪械都用不好。他们在战争中一旦打疯了,自控力也相对较差,很容易失去理智,杀俘就是泄愤的手段,哪怕日内瓦公约有明文规定而海军、空军飞行员都是有相当技术能力的兵种,美国二战时飞行员都是军官编制,这要求有一定的学历。即使是残暴的日本,飞行员也起码是“飞曹长(曹就是士官的意思)”,较高的文化素养。整体较高的文化素养使得敌对双方的飞行员相对来说稍微“仁慈”一些。其次是非接触式战斗形式飞行员之间的战斗,基本上都是非接触式,海军也是。这不意味着他们的战斗就不残酷,但他们直视淋漓鲜血、残缺尸体的机会比起陆军士兵要少得多。这使得海空军的作战中,游戏的成分更重一些。所以他们比起陆军最前线的士兵,更不容易做出射杀已经无力抵抗的人的决定。飞机上的和燃油普遍有限当时战斗机上的燃油和普遍有限,一场战斗下来,往往就消耗得差不多了。如果还要浪费在已经跳伞的敌方飞行员身上,可能返航时就不够用了。所以飞行员之间也尽量避免这种损人害己的行为。以携弹较多的美国P-51“野马”为例,6挺机枪带弹量不一,最多的也只有400发备弹,只够射击20多秒钟的时间,空战以后再射杀敌方飞行员很可能就耗光了保命的子弹人性的光辉和战例以最残酷的所罗门海空战为例,这场不起眼的战役真正耗光了“海鹫”——日本海航的最精英的飞行员!日美双方的飞行员没日没夜地在那些热带小岛上耗着,吃着最容易腐烂的食物、睡着最潮湿的床、忍着最可怕的疟疾和蚊虫,打得眼红起来不顾一切:有跳伞的美军飞行员报告,日本飞机执意要射杀伞下的自己,甚至是子弹打光了,还试图用螺旋桨去切碎降落伞!但就是这样残酷的绞杀战中,也不乏人性的光辉:“翔鹤”号上的谷水竹雄飞曹长在看见一名美军飞行员在海上跳伞时,把自己的救生包空投下去,看见美国人游向救生包并向天上挥手。在海航击沉“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和“反击”号战列巡洋舰的战斗中,日本飞行员也曾向巨舰沉没的地点投下花圈。海军可能更好一些——对于被击沉的敌舰上的落水者,一般来说还是会尽力救助。战后,不少敌对的飞行员、海员甚至成为好朋友,也正是这些人性力量的使然。小挖客说这些例子,决非要否认战争的残酷,只是想提醒大家——哪怕在最残酷的战争中,还是有人性伟大的力量。
西安大清真寺的建筑风格
一、 传统建筑风格的清真寺 清真寺,目前见到的绝大多数为元以后、特别是明清以来创建或重建。明代清真寺,在建筑的整体布局、建筑类型、建筑装饰、庭院处理等各方面,都已具有鲜明的特点。而清代则是教建筑大发展的高峰时期,清真寺的特有建筑型制正是在此时完全形成的。 这些传统建筑风格的清真寺,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寺院的完整布局。清真寺绝大多数采用传统的四合院并且往往是一连串四合院制度。其特点是沿一条中轴线有次序、有节奏地布置若干进四合院,形成一组完整的空间序列:每一进院落都有自己独具的功能要求和艺术特色,而又循序渐进,层层引深,共同表达着一个完整的建筑艺术风格。 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就是这类建筑的代表作。该寺总平面为一东西狭长的长方形,东西长245·68米,南北宽47·56米,总面积11684·54平方米。全寺分四进院落,每进院落均为四合院模式,设厅、殿、门楼,前后贯通。东端院墙正中的照壁,是全寺中轴线的起点,在这条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木牌楼、“五间房”(二门)、石牌坊、敕修殿(三门)、省心楼(邦克楼)、连三门(四门)、凤凰亭、月台、礼拜大殿等主要建筑物。中轴线的两侧,建有各式碑楼、石坊、南北对厅和厢房、门楼等各种附属建筑,左右对称,排列井然。庭院宽敞,与建筑物空间比例良好,整座寺院构成和谐一体的色调,犹如一幅宋卷轴画的意境。 这类完整的建筑布局,从北京东四清真寺、牛街礼拜寺、云南大理老南门清真寺、河南沁阳清真北寺、郑州清真寺、安徽寿县清真寺、山东济宁和济南的那些清真寺中,都基本上得到反映。院落的循序渐进,使清真寺显得深邃尊严;建筑物的井然有序,突出了清真寺的严肃整齐和丰富性;整个艺术形体的重重叠落,又加强了主要建筑高大雄伟的姿态和巍峨气势。这种布局充分显示出传统建筑注重总体艺术形象的特点。 第二,化的建筑类型。内地清真寺的结构体系和建筑型制,一般都具有的特点。这些特点突出表现在大门、邦克楼和礼拜大殿等主要建筑上。 式的庙门制度。自明代以后,那种阿拉伯式拱券大门在内地已不多见,它已被式的寺庙大门所代替。 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借鉴孔子文庙的入口布局,将门楼设置在第一进院落东端南北两侧的院墙上,两座门楼均为硬山式筒布瓦屋面,北大门正面门楣上砖雕“清真大寺”四字,别无其他装饰。 河北泊头市清真寺,寺门座西朝东,寺门前有上马石两块、旗杆一根,两侧有古式雕刻扇面八字墙陪衬,衬墙两边各开一便门供人出入。寺门门扇系朱红大漆,吊耳铜环,上端为武式古棚出厦,五脊六兽,硬山筒布瓦屋面,系仿北京午门样式。 北京东四清真寺,大门原为三间砖砌封火墙式建筑,外面不露木材,门左右两侧各辟一房门以备平时出入,寺前有槐树四棵,是一般的庙门制度。 山东济宁清真东大寺寺门为大式大木结构,三间五檩,屋顶为歇山造,用绿琉璃、黄剪边,有跑龙脊,富丽堂皇。前为木栅栏门,后为清康熙年建石制日月坊。寺门悬明代匾额,门前列抱鼓石一对;左右有八字墙,墙上饰有绿色琉璃瓦,与中央白色石坊相衬托,交互辉映,甚为悦目。 甘肃及西南迤西一带清真寺,一般也多用三五开间的大门,大式大木结构。大门上起楼,多为三数层木塔式建筑。大门前时常利用前檐柱作为木牌坊三门,带八字墙及斗栱等。这种大门既是清真寺的标志和出入口,又可以起到邦克楼的作用,一物三用。 显然,这种大门型制是我国教建筑所独具,在阿拉伯乃至世界其他地区清真寺建筑中是找不到的。 传统楼阁式的邦克楼。在我国内地清真寺中,阿拉伯尖塔式砖砌邦克楼已不多见,代替它的基本是传统的木结构楼阁式建筑。这一类的邦克楼,我们可从北京牛街礼拜寺、西安化觉寺、河南郑州清真寺、山东济宁清真西大寺、云南巍山回回墩清真寺、四川成都鼓楼街清真寺、甘肃天水后子街清真寺、临夏老王寺和多木清真寺等处见到。其特点是宏伟高大,木柱梁枋用料壮实,斗栱形体多很朴拙,与周围建筑对比鲜明,在全寺建筑群体构图中起着丰富轮廓的作用。 大木起脊式的礼拜大殿。内地清真寺的礼拜大殿及主要配殿,通常都是大木起脊式建筑,用斗栱。大殿一般由前卷棚、大殿殿身、后窑殿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各有起脊的屋顶,上面用勾连搭的形式连在一起,形成一座完整统一而又起伏灵活的大殿建筑。大殿的平面型制多样化,有矩形、十字形、凸字形、工字形等。后窑殿一般不采用砖砌圆拱的早期做法,而是亦木亦砖,搭配使用。后窑殿的式样更是百花齐放,有单檐、重檐、三重檐的十字脊或各种亭式脊,变化甚多,不胜枚举。 山东济宁清真西大寺的大殿,是全国起脊式清真寺大殿中最大的一个,规模宏伟仅次于北京故宫太和殿,装饰也极为豪华。全殿分卷棚、前殿、中殿、后殿四部分。卷棚三大间,矗立在全殿最前方。前殿建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5间11檩,斗栱单檐庑殿顶。中殿建于康熙二十年(1681),7间11檩,斗栱重檐歇山顶,其面阔、重檐与前殿明显不同,说明其重要性大于前殿。后殿建于乾隆年间,面阔5间,三面围廊,重檐歇山顶。因其地面高于中殿,重檐高度也高于中殿,再加上系三面围廊式,从而又比中殿显得更为重要。全殿成窄而深的平面,屋顶用勾连搭结构,使整座大殿建筑成一整体而又富于变化,有主次轻重之分,是一种极成功的处理手法。 这种勾连搭结构,自明代以后便普遍使用于内地回族清真寺较大的礼拜殿,成为内地回族清真寺的一种典型形式。所谓“勾连搭”,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坡顶平接,其间形成排水天沟,将雨水排向天沟两端。这种建筑结构,使清真寺大殿在平面布置上富有极大的灵活性。一座大殿,经过几十年、上百年之后,因穆民人口激增,殿内容纳不下时,即可用几个勾连搭,将大殿扩充增大。故清真寺大殿平面多为窄而深的长方形,这也是清真寺大殿建筑花样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勾连搭的建筑结构,是教大殿建筑所独具而国内其他古建筑所没有的。教反对偶像崇拜,清真寺内无任何偶像,人们做礼拜时,只须面向麦加克尔白即可。所以清真寺大殿一般进深大于面阔,呈窄而深的平面。比如西安化觉寺:大殿面阔7间,通面宽32·95米;进深9间,通进深38·53米。传统寺庙建筑,屋顶的总高与建筑的进深成正比,进深越大,屋脊越高。化觉寺大殿如也按照一般传统做法,则该殿屋顶本身的高度将超过8米,会造成大殿本身造型及整个建筑群空间尺度的比例失调,殿室内部也必将为此增加大量的内柱而不利于礼拜使用。勾连搭式结构解决了这个难题。它将27·6米进深的前殿部分分为前后两跨,做两个平行的歇山屋顶,再与穿插上来的后窑殿屋顶相连,成为一组尺度合宜、形体丰富的大屋顶。不妨可以说,这种勾连搭式的大屋顶,是几百年来穆斯林工匠大师的精心杰作,在古建筑史上亦应占有一重要地位。 除勾连搭结构外,内地清真寺大殿建筑多为大木构架,起脊,带斗栱,这是与阿拉伯风格的清真寺明显不同之处。云南大理老南门清真寺大殿即是这种典型建筑之一。它的前廊部分,斗栱、斗底均向内颔,麻叶头弯曲不太甚,为典型明代做法。大殿前部低矮,进殿内则突然“彻上露明”,举架高大,给人以强烈的壮丽感觉。殿内梁架整齐直壮,坡度平缓,屋面几乎成一条直线,无举折。稍尽间的檩上,用很高的枕木垫起,屋角起翘很高,约达5·3米有余,故屋面凹度很大。屋顶用筒板瓦,望板也用板瓦,琉璃脊,两山用琉璃砖砌成山花。显然,这是一种已经民族化的教建筑形式。 第三,中西合璧的建筑装饰。丰富多彩的建筑装饰,是清真寺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清真寺建筑的鲜明特点之一。不少清真寺都成功地将装饰风格与传统建筑装饰手法融会贯通,把握住建筑群的色彩基调,突出教的宗教内容,充分利用传统装饰手段取得富有教特点的装饰效果。 很多的著名清真寺,都以其精美的彩绘艺术见长。如西安化觉寺、山西太原古寺、山东济宁大寺以及北京的东四寺、牛街寺、通县寺等,其后窑殿及圣龛上的彩画艺术精美绝伦,显得极其富丽堂皇。一般而言,华北地区多用青绿彩画,西南地区多为五彩遍装,西北地区喜用蓝绿点金。无论何种颜色的彩画,都源于传统当无疑问。而这些彩画的共同之处又在于,不用动物图文,全用花卉、几何图案或阿拉伯文字为饰。这是教装饰艺术的一个显著特色。 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大殿,是内地清真寺彩绘装饰艺术的代表作。殿内吊顶全部做成井形天花,天花支条为绿地红边,井内为绿地红花,沥粉贴金。全殿天花彩绘六百余幅,岔角、圆光皆为阿拉伯文组成的图案,一幅一文各有千秋,充分表现了清真寺古建筑彩画的独特手法。后窑殿的制作尤为精丽。壁龛前一对圆柱,柱身全部为红地沥粉贴金的阿拉伯文图案,柱上的枋木及门罩、垂柱等均施彩画,犹如圣龛前挂上一层华丽的垂幔。壁龛呈尖拱状,龛内为阿拉伯文和几何纹装饰;围绕这一壁龛,向左右及上方做层层扩大的木雕装饰,直至将整个壁龛墙面做满。在以教传统装饰纹样为基调的情况下,多处组织了传统的宝瓶、牡丹等图案,使这个教壁龛呈现出一定的风味。特别是壁龛左右的另外两个开间,雕饰均以荷花和菊花为题材,配制均匀齐整、大小比例各不相同的图案结构,对称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形质动荡,气韵飘然,线条流畅而准确,层次丰富而含蓄,纯然为传统的装饰风格。壁龛与其左右开间的不同气质和不同风韵,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构成一片完整的红地墙面,使后窑殿满室生辉。 也有许多清真寺,殿堂不施彩画,朴素简洁,高雅明快,别具风韵。青海湟中县洪水泉清真寺、宁夏石嘴山清真寺、甘肃临夏和临潭一带的清真寺均如此。这一类寺的装饰,多以雕刻精美的小木作和砖作见长。也有的寺,如安徽安庆清真寺,殿内不仅有精美动人的雕刻,而且在殿内金柱上悬挂着一对对长大的木雕金地阿拉伯堆体的对联,使深沉的殿堂金光闪烁,显现出尊严华贵的气氛。 以洪水泉清真寺为例。该寺的砖雕艺术非常精妙:大殿前卷棚左右筒子墙、八字墙及照壁等处的砖雕,是国内少见的精品。寺门左右八字墙上布满的雕花,呈现出优美的质感,尤其是迎门那座青砖照壁,正面全部用六角形绣球式的花瓣雕成,如百花齐放。在阳光的照射下,花卉瓣纹形成一种柔和的韵律,使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这些青砖磨雕的美丽纹样,正是穆斯林多少世纪以来积累的智慧和技艺成果。寺内的小木作装饰也极精美可观,如邦克楼的六角形网状窗棂、大殿的格门雕刻,全是佳作。后窑殿内部壁面尤其精致,壁面全为木镶,做两部分处理:上部作天宫楼阁式,由平坐栏杆、格门、斗栱,上承天花藻井;下部为格门式屏风,格心雕有各种山水花卉,裙板雕刻寿字;最下面是须弥座,也雕满各式博古纹样。圣龛边缘,雕有卷草花纹;龛顶尖拱上部雕一硕大伞形图案,图案内满雕卷草花卉,与龛边缘花纹相连。圣龛的左右及上部,则为极光平的木板墙,全无雕饰,衬托出花纹的丰富和美丽。这些精美的木雕,绝不使用一丝一毫的油彩,均露出淡黄褐色木面,古色古香,淡雅清丽,朴素大方,确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清真寺的石工装饰亦足有道者。如山东济宁清真东大寺,抱鼓石、蟠龙柱、盘花柱、石柱础上面的雕饰,全是少见的精品;寺内照壁上的二龙戏珠、麒麟走兽,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八字墙上的琉璃、六角形的磨砖,均属上乘之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那座康熙三十九年(1700)季春所建的石刻日月坊。它立于全寺第一道木栅门及大门之间,3门4柱,宽厚安稳,气势威严。中门额枋上雕有“敦化”二字,笔法浑厚,刀法有力。坊上雕刻狮、羊、麒麟及山水、花卉、云朵,大小额枋上全刻卷草;正中顶端有一石刻宝瓶,两旁各飞一团石云,云上分别托着一轮红日和一弯新月。令人感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宇宙苍穹尽在眼底。石坊通体洁白,与后面大门八字墙的绿色琉璃交相辉映,别具风采。 教建筑装饰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不用动物形纹,最常使用的花纹是卷草花卉等物,即使是正脊、大吻等,也全部以植物叶茎形式塑成,然后进行烧制。彩绘、木雕、砖雕、石雕一般也均如此。这种装饰手法,突破了古建筑使用龙凤及各种走兽的制度,丰富了古建筑装饰内容。但是也须承认,由于传统装饰已经根深蒂固地渗入到清真寺的建筑细部,不可避免地也出现了一些兽形题材的装饰。如泊头市清真寺屋脊的吻兽,北京东四清真寺门前抱鼓石的狮子,济宁清真东大寺的跑龙脊,石柱上的蟠龙,石坊上的麒麟和羊,照壁上的二龙戏珠和麒麟,石碑下的玄武等。尽管总的数量不多,但这种不符合教义的装饰确有存在。一般群众喜闻乐见的这些吉祥物,被用于清真寺的建筑装饰,有的寺甚至以之命名(凤凰寺、仙鹤寺、狮子寺、麒麟寺),也是别具一格的。 第四,富有情趣的庭园处理。清真寺大多具有浓厚生活情趣的庭园风格,反映出穆斯林不避世厌俗、注重现实的生活态度。他们在寺院内遍植花草树木,设置香炉、鱼缸,立碑悬匾,堆石叠翠,掘地架桥,大有“小桥流水”的园林风味。试想,人们在完成严肃的宗教功课之余,漫步庭院,观赏那袅袅香烟、吐芳花木,站在小桥听流水潺潺、赏金鱼游嬉,内心该是何等欣慰。 西安化觉巷清真寺的庭院布置可谓清真寺的佼佼者。在其第四进南北庭院中央,建凤凰亭一座。主亭六角形,两座边亭为三角形,承袭传统木牌楼手法,三亭相连,有如凤凰展翅,风格轻巧,极富庭园趣味,与那宏伟壮观的礼拜大殿及月台的严肃宗教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极佳。亭西有登月台之甬道,长约10米,两侧置石栏板,栏板外有海棠形鱼池,池深约2米;池底砌盆座,叠石成峰,高约4米,南峰曰“招云”,北峰曰“邀月”;通道下有石拱涵洞,贯通鱼池,意境若桥,两峰顶端,泉石滴,时闻水声淙淙。分明一尘不染之佳境,暗隐园林画意之静幽。 第五,清真寺的教特点。无论其如何花样繁多,也无论其如何大量吸收传统建筑手法,清真寺都必须严格遵循教建筑的一些基本原则,具备教建筑的某些特点。 从主要建筑设置上看,清真寺一般都有礼拜大殿、邦克楼或望月楼、沐浴室,大殿的内部有圣龛(米合拉布)及其右侧(大殿西北角)的宣教台(敏拜尔)。 从方向上看,无论寺址位于东南西北哪个方向,其礼拜大殿一律建在坐西朝东的方向,圣龛均背向西面。这是因为位于西方的麦加克尔白是教朝向,全世界穆斯林礼拜时都必须面向它。湖北原武昌清真寺方向不正,寺门面向东北;所以大殿建为六角形的六方重檐周围廊式,殿门虽与寺门一样面向东北,但圣龛恰在正西,符合教的朝向要求。这种既坚持教规原则又因地制宜灵活施建的处理手法,确实是富于创造精神的。 教反对偶像崇拜,清真寺大殿,无论其华丽还是淡雅,无论饰以彩画还是素雕,大都是以美化的文作为装饰,从而使殿内清新爽目。 上述种种教原则,使千姿百态的清真寺具有共同的特色,从而将其与偶像庙宇区别开来,在宗教建筑之林中,别有一种风貌。 二、阿拉伯建筑风格为主的清真寺 在,以阿拉伯建筑风格为主的清真寺也不少。这类清真寺,多分布在新疆维等民族地区;在内地,则或是早期的某些古寺,或是近年来的新建寺。 (一)早期清真寺的建筑特点 唐宋时期是教开始传入时期,也是教建筑在出现时期,有人亦称之为教建筑的移植时期。这一时期遗存的清真寺为数不多,而且都在东南沿海地区。归纳起来,这一时期清真寺建筑的特点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工程用料上看,多为砖石结构。广州怀圣寺光塔、泉州清净寺门楼及大殿均如此。清净寺大门及大殿石墙的砌法很独特,系长石条及正方形丁头交替使用法,使石墙外观每隔一层即是一方块形物,殿面极富装饰趣味。这种砌石法,据说常见于一带,国内则极为少见。广州光塔,不仅塔身上下全用砖石砌成,塔内盘旋而上的两条蹬道也皆为砖砌。这种砖砌邦克楼双蹬道的建筑技术,对我国砖砌佛塔的建筑技术产生过明显的影响,在工程技术史上应占一席之地。 第二,从平面布置看,早期清真寺多非左右对称式,不甚注意中轴线。邦克楼或望月楼 一般都建在寺前右隅。清净寺大门开在寺南墙东侧,进门有甬道,沿着甬道向左转弯即为礼拜大殿。这种大门与大殿密集的平面布置,与我国传统的寺殿制度明显不同,是西方清真寺的制度。建于宋末的江苏扬州仙鹤寺,平面布置也非左右对称式,而是屈卷为仙鹤状,用小天井而非四合院式,独具特色,亦属难得。 第三,从外观造型上看,基本是阿拉伯情调。如广州怀圣寺光塔,古称“番塔”,顾名思义,其型制与我国佛塔当显然不同。塔平面圆形,底径8·85米;旧志谓塔高16·5丈;今据广东省建筑设计院测量,其露出地面部分总高度为35·75米,估计塔下土埋部分尚有几米。整座建筑恰如一支兀立苍穹的巨大蜡烛,凡两层,下层如烛身,上层如烛心。塔为双层砖壁筒式结构,内壁之中用土填实,成为塔心柱。双壁间砌蹬道两条,相对盘旋而上,从底至顶各为154级砖阶。每上数阶,即设一窗口以采光线。塔身内外均墁白灰,故外表光洁古朴,“望之如银笔”。塔顶旧有一金鸡,可随风转,以测风向;后被人盗去一足,又为飓风所坠,塔顶改装葫芦;今为葫芦形宝顶。总之,这是一座阿拉伯式样的建筑。其他如泉州清净寺门楼,核其型制,亦与中世纪阿拉伯世界普遍流行的教寺院的式样相若:长方形的寺门,葱头形的尖拱,包括它的门楣、门顶都颇具异国情调。 第四,从细部处理上看,早期清真寺也是阿拉伯风格。还以清净寺为例。该寺大门平面为一窄而深的长方形,分为内外两部分:外部是敞开式门厅,内部为封闭式门厅。两个门厅由四道尖拱券状门组成。第一道拱门高10米,宽3·8米,拱顶甚尖。拱门用辉绿岩石装饰,图案华丽。门内作穹窿顶,上有密肋8条,状似藻井,饰以龟斑纹,象征宇宙的无穷威力。在此穹窿顶下,即为第二道拱门。此门高6·7米,较外门略小,也以辉绿岩石为饰,层层叠叠,象征安拉的无尚崇高。顶下为一门洞,安有普通大小双扇门板。第三道和第四道拱门,高度分别为4·3米和4·06米。在这两门之间的甬道上,罩一完整的砖砌圆顶盖,即“拱北”。拱北涂垩洁白,毫无装饰,古朴大方。这种门外有门的门楼建筑,尖拱大门的发券做法,蜂巢状的小尖拱雕饰,气势雄伟壮丽,正是阿拉伯地区教建筑特色之一。 第五,早期清真寺建筑中也揉进一些传统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比如金鸡,作为吉祥的象征,是我国古建筑装饰中喜用的题材;而教认为雕塑和绘制任何人物、动物形象都属非义行为,绝不用于清真寺建筑。广州怀圣寺光塔上原用金鸡为饰,显然为这座阿拉伯式教建筑增添了一点风采。再如,泉州清净寺大门虽属阿拉伯式样,但其门下柱上雕刻使用云纹,上饰卷草,则应属式。装饰砖墙用辉绿岩石,是泉州的地方特色,为他处所少见。有学者甚至认为,清净寺大门内那三层穹窿顶的设计和砌筑方法,其实是传统建筑方法中藻井式的变体;在此半圆的天花藻井上饰以龟纹图案,与我国宋代《营造法式》相若;其藻井的做法,以肋骨数据为主, 与定县古料敌塔及南京南唐李昪(biàn)陵的做法多有雷同。 综上所述,早期清真寺采用砖石结构,平面布置、外观造型和细部处理上,基本都取阿拉伯式样,是以阿拉伯建筑风格为主的建筑物。但尽管当时受传统木结构建筑影响很少,这种影响也并非绝无。这些清真寺的建造,一方面为古代建筑增添了新法式,新内容;另一方面也为教建筑的化奠定了基础,进行了某些尝试。到元代,这种尝试更加趋于大胆,除一般外观仍基本保留阿拉伯形式、后窑殿用砖砌圆拱顶做法之外,已开始吸取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和木结构体系,出现了从阿拉伯式建筑向建筑的过渡形式或中西混合形式的清真寺。如杭州凤凰寺、定县礼拜寺等均如此。这些清真寺以独特的无梁殿结构以及精美的教石雕,丰富了我国古建筑文化的艺术宝库;同时也是与阿拉伯两种文化相互影响和交流的历史见证。
当时的古埃及文明,知道存在一个中华文明古国吗
当时的古埃及文明,知道存在一个中华文明古国吗?这个问题主要是看古埃及是怎么定义了,如果是指古埃及黄金时代,也就是建造大金字塔的时代,那基本上可以肯定是不知道的。但如果是指后来古埃及被希腊人或者是罗马人统治,但仍然是单独一个行省的时期,其实当时有一些学者是明确知道的存在,而且知道大致是个什么样的国家的。具体如何,请看下文分解吧。古埃及对的了解客观地说,根据现代能看到的文献,其实在真正的古埃及时代,古埃及人对是没什么切实的了解的。但没有确实的记载并不意味着双方之间没有直接或者间接的交往,其实至少在商代时期,古代最受欢迎的名片,也就是丝绸就已经被卖到了古埃及。因为曾有报道说在一座早于公元前1000年的古埃及墓葬里,就曾经发现过来自商朝的丝绸残片。而这已经足以说明双方物资的交流至少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通过间接的渠道开始了。(托勒密古地图(后人复制)里的赛里斯国和国(右侧两个画圈处),中间画圈处为印度)而到了公元2世纪前后,也就是古埃及被马其顿征服,进入其希腊化时期,又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之后,一些优秀的学者已经可以勾勒出相对比较具体的形象了。而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当时罗马埃及行省杰出的天文学家与地理学家的克劳狄乌斯·托勒密。因为在他的著作中,他不仅对的情况进行了相对客观的介绍,而且还画出了有地理位置的地图。当然,受限于当时人类的地理认知水平,这个地图是很不精确的。(对有大量记述的托勒密)在他的著作中,曾经提到过在当时西方已知世界极东区域有一个名为赛里斯国的国家,而赛里斯国的意思就是“丝国”,也就是产丝的国家。他还对赛里斯国的整体状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公元19世纪英国历史学家亨利·于尔对托勒密笔下的赛里斯国曾经有过以下这样的概括:赛里斯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其东面邻接大洋,是可居住世界的极限所在,其西境达到喜马拉雅山脉,并与巴克特里亚接壤。赛里斯人文明、温和、公正且生活俭朴,他们总是避免与邻国发生,甚至不愿与其过多接触,但却很乐意让外界了解其商品,其中最主要的商品就是生丝,此外还包括丝制品、精皮以及高质量的铁器等等。而于尔对于这些描述的定义是:“这明显说的就是”。当然这些描述是于尔根据托勒密的记载概括的内容,而托勒密的原文对的记载也有许多不准确之处,比如他以为当时在这片土地上有两个国家,除了前面提到的赛里斯国之外,他说在大亚细亚还有一个国家叫(Sinae)国,而现代历史研究普遍认为他所说的“国”就是秦国的译音,也就是现在欧洲语言里China(Cina、China、Kina)等词的词根,所以这说的也无疑是。而现代历史研究认为,造成这种误会的原因是这两个名称分别是从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到西方的,当时的西方人无从知晓东方的具体情况,所以误认为这是两个国家。(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古希腊人对的了解而托勒密对的了解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古希腊一些学者对的记载。因为丝绸在公元前6世纪到5世纪就大量被输入了欧洲,所以当时的欧洲人对这种华美至极的衣料的原产地也充满了好奇。因此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欧洲的文献里就开始出现了关于的记载。(古希腊历史之父希罗多德曾提到的极北人可能也是指人)但当时这些古希腊学者对的记载,更多的还是出于想像。比如现存最早的记载来自于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克泰夏斯。他的著作中曾提到东方有个赛里斯国是丝绸的原产国,但他却说赛里斯人身高能达到6米左右,而且寿命长达200年,所以基本上这些描述还是把当成了一个奇幻之地,因此还基本可以归入传说之中。而在同一时期希腊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的著作中,曾经提到在非常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居住地延伸到大海的民族,他将这个民族称为极北人。后世有很多欧洲的历史学家认为希罗多德所说的极北人就是人。而到公元1世纪,希腊地理学家波庞尼乌斯·梅拉对的记载就已经进入了写实的阶段。比如他提到赛里斯国的地理位置在印度人和斯基泰人(可能是古籍里的塞人,也就是中亚的游牧民族)之间,而他也说赛里斯人是一个以正直而著称的民族,其贸易非常奇特,交易时卖家会把商品放在一个偏僻的地方,达成交易之后买家按约定自己去那个地方取货。不过这时古希腊人对丝绸的制作过程还完全只能想像。比如在同时代的博物学家普林尼的记载中曾提到,据他了解赛里斯人先从森林里的树叶上刮下来绒毛,然后泡在水里就可以做成生丝。(古罗马壁画里穿着丝绸的女性形象)而除了对作为一个整体的记载之外,一些西方早期的记载里还提到过一些主要的河流和城市。比如在不同文献里西方这些早期的历史学家都曾提到说赛里斯最主要的河流是巴乌提斯河或是巴乌提索斯河,而现代研究普遍认为这说的就是黄河。而这些记载里还提到过大约15个赛里斯的城市名或者部族名,但这些名字和历史上的名字都无法对应,因此现代也无人知道究竟是哪里,只有一座被称为大都会赛拉(Sēra Mētropolis)的城市被后世的历史学家认为可能是指长安。所以总体来说,因为地理位置极其遥远,加上古代的科技水平以及人们对地理环境的认知所限,所以在西方的古典时期,即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这个概念基本上是与丝绸绑定在一起的,对于这个地理和文化概念的认知始终比较模糊。但到其晚期,西方的学者也基本上知道了很早就建立了庞大的帝国,而且是一个存在着丰富文明与文化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