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登战役是一战还是二战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根据1871年普、法两国签约,阿尔萨斯和洛林给了普鲁士,凡尔登成了边塞城市,距离普法边界不过50公里。德国要拿下巴黎,过不了凡尔登的铜墙铁壁,一切都是扯淡。一战打到了1916年,德军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拿下凡尔登要塞。德军耍小聪明,让法国误以为德国不再进攻凡尔登,也就放缓了对凡尔登工事的修筑。但在暗中,德军一直在向凡尔登方向增兵。1916年2月21日,德军1200门大炮开始对凡尔登进行疯狂轰炸,仅炮弹就用了100万枚。随后,27万德军黑压压向凡尔登挺进。法军在凡尔登只有11万人,但好在死住了凡尔登,拖慢了德军西进的步伐,为后援争取到时间和空间。无数物资通过被称为圣路的巴勒迪克-凡尔登公路,送到凡尔登,法军吃饱喝足,更有条件和德国打消耗战。德军想速战速决,但法军主帅下令顽强抵抗,不惜战至一兵一卒。这位主帅是谁呢?名气非常大,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人——亨利-菲利普-贝当。德军越打越丧气,而随着索姆河战役开始,德国又从凡尔登分兵,形势更加不利。双方在凡尔登对峙,战况非常惨烈。据战后统计,凡尔登战役打了10个月,两军共打出炮弹4000万枚。可想而知伤亡有多大,两军200万兵力,德国伤亡43万,法国伤亡54万,被称为战争史上的绞肉机之战。但最终的胜利者是法国,虽然只是惨胜。凡尔登战役的失败,意味着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再没有任何机会了。换个角度说,凡尔登是德国在一战时的耻辱开端。从凡尔登开始,德国遭受了一系列难以忍受的屈辱,被欺负过头了,在二战时迎来可怕的爆发。虽然德国自身受到极大伤害,但曾经的世界双霸英法两国也被打残,占便宜的是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凡尔登,是个德国人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法国城市,对法国人来说又何尝不是。
一战中德军为什么要发动凡尔登战役
一战中德军为什么要发动凡尔登战役凡尔登战役是一战史上不得不提的一次重要战役,甚至可以说这是一战的重要转折点,1916年12月15日,法军在凡尔登要塞发动最后一次,最后终于取得了这次战役的惨胜。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后,第一次世界大战便正式爆发了,以德国,奥匈帝国等为首的同盟国和英法俄为代表的协约国正式开战,中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浩劫也由此而产生。▲“一战”时期的世界形势图有战争就意味着死亡,一场被称为是战场绞肉机的战役也在这期间出现了,这便是著名的凡尔登战役,参战的德法双方,在此次战役中都没有取得任何战术或战略上的优势,可是却分别损失了43.4万人,55万的兵力,一场战役竟然出现了上百万人的伤亡!这在人类战争史上还是十分罕见的。本来德国是想利用“施里芬计划”迅速击败法国,这施里芬计划也被认为是二战中“闪电战”的雏形,可是在1914年9月,英法联军在法国马恩河战役中合败德军,从而导致了施里芬计划流产,德军便陷入了与法国的长期拉锯战之中。▲一战士兵随着协约国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1915年5月意大利的正式倒戈,投向协约国,同盟国方面的情势也是十分紧迫,因而德国总参谋长法金汉于1915年的圣诞节致信末代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认为这场战争的关键在西线,必须在西线发起一次战役,吸引法国的全部兵力,并集中进行消耗。他的计划是让凡尔登要塞遭受猛烈的轰炸,从而把法国从整个西线引到凡尔登周围八英里宽的前线,从而达到使其大放血的目的,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法金汉的选择是十分正确的,因为凡尔登要塞是德军通往巴黎的一个枢纽,法军必定不会放弃,并将全力抵抗。在凡尔登战役期间,甚至出现了这样一个著名的口号:“绝不让敌人通过。”可为何德军还是未能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甚至在这场空前的战役中付出了惨重代价,可最后还败给了法军?其中主要原因为以下三点。▲凡尔登战役形势图凡尔登战役目的主要是德国想借凡尔登战役消耗法国的资源。凡尔登是一个历史上的战略要地,它对德国和法国都很重要,凡尔登对法国来说是法军排兵布阵的枢纽,又是通向巴黎的有利据点,而对德国来说,凡尔登则是德军深入法国和比利时的一个最大威胁。为了打败法国,德军开始重点进攻凡尔登。 ▲人间地狱——凡尔登战场 这场战役为什么成为一战的转折点?所谓“凡尔登”是转折点,这是因为它消耗了德军大量的人员和财力、士气,同时还是另外两场肉磨子战役“索姆河会战”、“勃鲁西洛夫攻势”的直接引子。这三场战役在1916年夏天弄死的人数怕是旷古绝今,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此三战,是不转折也转折了。凡尔登是个法国的军事要塞,这个要塞确实有些固若金汤之势,有纵深有地势更有炮台,所以在一战那种普遍采用步兵集群战术的时代,这个要塞显得特别能扛。扛着扛着,就出现了战争中经常会出现的“突出部”,别人都溃了唯独它金枪不倒,就会显得椎间盘特别突出,例如二战的“突出部之战”就是101空降师死扛后形成的,一战“凡尔登要塞”也是如此。1916年时,凡尔登已经是个工事群,深深的扎在德军的左腰子上,严重威胁德军侧翼的安全,这让德国人非常刺痛,可打也打了,凡尔登仍然岿然不动,尤其是1914年的攻击,最后德军啃不动凡尔登,得调转了方向,后来就再没打凡尔登的主意。实际凡尔登在德国人眼里很重要,这里突破了便是巴黎,到时候德军反过来可以依靠凡尔登做节点,进可攻,退可守,卡在法国人肚子上鏖战。打的好,像普法战争那样冲进巴黎,直接就可以西线无战事了。但是德国人就是不碰凡尔登,这让法国人产生错觉,他们觉得凡尔登这个地方不算太重要,因为:1.它固若金汤德国人没本事打。2. 德国人不来打,法国人也不可能从凡尔登出兵,它放在那连威慑性目标都算不上。 3.进攻巴黎的路线并非凡尔登一条,德国人能打的地方多的是,狗啃骨头也得先找软的啃吧?这种思想贝当和霞飞都有,然而这是德国人故意制造出来的一种“怠敌”策略,就是让你法国人疏忽大意,到时候一口气直捣黄龙。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这么无奈,德国在凡尔登缺少更先进的军事科技和理论的情况下,依靠步兵根本无法冲破有组织有计划的堑壕阵地,双方只能不断拉锯,消耗更多血肉。凡尔登战役投入了200万兵力,双方疯狂的征兵,新兵不计成本的运往前线,最后伤亡人数达到100万,加上同期的索姆河会战和勃鲁西洛夫攻势的消耗,欧洲的一代人给打光了,全都是正值青春的小伙子。德国因为凡尔登之战堵上了国运,他们耗尽了自己的战争资源、人力资源和士气。久久啃不动的凡尔登要塞最后竟然在法军的下,在德军士兵的视线中变得越来越远。10月24日,穷途末路的德军草草发动了最后一次进攻,便在法军反扑的攻势中退兵了。这场8个月的战争就此结束,留下一地的焦土和残渣,胜利的人提不起兴趣,失败的人更是失魂落魄。法尔肯海因被德皇下令撤职,兴登堡接替了他的职务,然而东线因为法尔肯海因的原因丧失了一切努力得到的优势。在德军6月份苦战凡尔登的时候,俄军的勃鲁西洛夫在乌克兰打赢了一场对同盟国的大战,此战被称为“勃鲁西洛夫攻势”,东线盟国损失惨重。“勃鲁西洛夫攻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东线最惨的一仗,血腥程度一点也不亚于西线两次马恩河一次索姆河加上凡尔登战役。有多血腥呢?俄军伤亡50万,德军损失35万,奥匈帝国损失150万,被俘40万。这一仗把奥匈帝国彻底打,也导致了德军不得不终止凡尔登绞肉机,火急火燎的将部队拖往西线救灾。胜利者沙俄也被打,加上之前的损失,沙俄在一战中已经整整耗进去500万人,因此筋疲力竭的沙俄很快就打出GG,于1917年淹没在汹涌的革命浪潮中。奥匈帝国在1918年后也分崩离析。然而祸不单行,1916年注定是欧洲最血腥的年景,6月24日索姆河会战爆发,英法借凡尔登绞肉机拉住德军大部军力之时,也选择对德军的薄弱地带突破。这场战斗英法联军光先期的火力准备就足足打了7天,创下了人类记录。他们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了坦克作战,然而一战那种变态的阵地谁都无法破解,这些第一代坦克夺下2公里阵地,然后便没下文了。于是一战最惨烈的阵地战记录刷新,索姆河会战人脑打成了狗脑子,英军死伤加失踪的士兵有42万,法军20万,德军67万,双方有130多万士兵伤亡,胖胖的霞飞元帅因此战伤亡太扯淡而被撤职。经过索姆河会战,同盟和协约国双方的士气都已经降到冰点,大量贵族子弟战死,建功立业成为屁话;平民士兵则恨透了战争,也恶心了战争,许多人打枪都变得敷衍了事。凡尔登绞肉机,产生了一系列的因果连锁效应,它首先牵动了东线战场的变化,让兴登堡的大战略因为被抽走兵力全盘作废,继而导致了东线同盟国的崩盘,甚至连带着让俄国也退出了战争。继而“凡尔登绞肉机”又在进程中引发了“索姆河会战”。这个残酷的肉磨子让各国陪着又是一番疯狂。因为奥匈帝国在东线“勃鲁西洛夫攻势”中遭受巨大损伤,索姆河的德国人变成了1打2的局面,拼消耗无论如何也拼不过英法两家了。在经历了凡尔登和勃鲁西洛夫攻势、索姆河会战三场互相交织的战役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实质上已经进入了垃圾时间,同盟国只是死犟着不肯咽气而已,欧洲人整整一代青年失去了踪影,这个时候的士兵们早已不想打仗。到1918年,国家们也都打不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此草草结束。
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1914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