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象国一集结尾,孙悟空为何不能辨别真假唐僧。猴子不是有火眼金睛吗
我们平时看西游记,会存在一个固定的印象,那就是唐僧师徒四人中,外加白龙马,就只有孙悟空能识别妖怪。
而孙悟空能识别妖怪的关键点,就在于他有着一双火眼金睛,只要双眼发出金光,就没有妖怪能伪装逃过他的眼皮。
甚至于在儿歌《白龙马》中,也有唱:
“什么妖魔鬼怪,什么美女画皮。什么刀山火海,什么陷阱诡计。都挡不住火眼金睛的如意棒……”
那么,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究竟是啥原理,真的有这么大的威力,为什么不能识别青狮精变的唐僧?
一、
关于孙悟空火眼金睛的由来,其实在原著中是有明确记载的,当时孙悟空被太上老君关进了八卦炉,炼了七七四十九天,练就了火眼金睛:
“巽乃风也,有风则无火。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熏红了,弄做个老害眼病,故唤作‘火眼金睛’”
从字面意思上来看,火眼,就是被熏红的眼,金睛嘛,难道孙悟空的瞳孔是金黄色的?
貌似是太上老君的八卦炉,成就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而且威力十足。在央视西游记中,孙悟空从八卦炉蹦出来后,眼睛一眨一眨的,放出万道金光,把大家吓得屁滚尿流。
事实上,孙悟空的眼睛能放光,并非是太上老君的功劳,而是天生的,一出生的时候就有。当时孕育孙悟空的石炸开,从里面蹦出来一只石猴,他干的第一件事便是拜四方,双目放光: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玉皇大帝就是因为看到了凡间金光闪闪,才命令千里眼和顺风耳去打探一下,究竟是何方神圣在运用法力啊?
所以,孙悟空的眼睛本来就可以放光的,并非是八卦炉的功劳,八卦炉反而害得孙悟空得了眼病,迎风(烟)流泪:
“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侮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
二、
本来孙悟空躲在八卦炉巽位,这里没火,但有风,熏得孙悟空一直捂着眼揉眼泪呢,突然一睁眼就见了光,不害眼病才怪呢。
当然,孙悟空的迎风流泪,也并非是遇到所有的风都会流泪,自然风还是不怕的,不然他岂不是寸步难行了?
但若是遇到了其他妖怪使出来的风,那就不行了,轻则让他眼部不适,重则,则会让他眼睛酸痛难忍,泪流不止。
比如黄风大王,央视西游记中,为了让他的吹风技能可观,硬生生给弄了碗。实际上,人家吹的就是风,并没有借助什么道具,而且跟八卦炉中巽位风性质相同:
“急回头,望着巽地上把口张了三张,呼的一口气,吹将出去,忽然间,一阵黄风,从空刮起。”
这风吹出来,瞬间就让孙悟空招架不住了,眼睛也睁不开,落荒而逃。后来他遇到猪八戒,救师父的事都得放一边,让猪八戒快给自己找个医生看看眼睛,面对猪八戒的疑问,直喊:
“我被那怪一口风喷将来,吹得我眼珠酸痛,这会子冷泪常流。”
除了怪风以外,孙悟空的眼睛还怕烟,当初在火云洞大战红孩儿的时候,他其实并不怕红孩儿的三昧真火,只要念着避火诀,还是可以防的,他真正怕的是烟:
“那妖见他来到,将一口烟,劈脸喷来。行者急回头,煼得眼花雀乱,忍不住泪落如雨。”
三、
因为被红孩儿吹了一口烟,导致孙悟空眼睛睁不开,慌了手脚,这才没能念好避火诀,被火烧又被冷水激,差点没了命:
“这大圣一身烟火,炮燥难禁,径投于涧水内救火。怎知被冷水一逼,弄得火气攻心,三魂出舍,可怜气塞胸膛喉舌冷,魂飞魄散丧残生!”
正是因为孙悟空有这个弱点,所以后来的金毛吼下凡,就带着观音菩萨的紫金铃,又能吹风,又能吹火,又能吹烟,连菩萨都对孙悟空说了:
“你这贼猴!若不是你偷了这铃,莫说一个悟空,就是十个,也不敢近身!”
为啥孙悟空这么尊敬观音菩萨啊,为啥降服红孩儿得靠观音菩萨啊,就是因为观音菩萨有大能啊。孙悟空最怕的东西,偏偏她不怕,比如紫金铃喷出来的烟火,她就轻轻一下:
“那菩萨将柳枝连拂几点甘露,霎时间,烟火俱无,黄沙绝迹。”
这一招,瞬间就让孙悟空叩头,迎接菩萨大驾光临,还说有失回避。
当然,任何技能嘛,都是有利有弊嘛,虽然孙悟空的眼睛怕风怕烟,但好歹能识别妖怪嘛。像三打白骨精那里,不就是孙悟空睁开了火眼金睛,才识别出妖怪嘛:
“睁火眼金睛观看,认得那女子是个妖精,放下钵盂,掣铁棒,当头就打。”
那么,疑问就来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真的能识别妖怪吗,它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有些妖怪却识别不出来,这背后究竟有何隐情?
四、
其实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跟唐僧的肉眼,并无明显的区别,如果非要说区别的话,可能猴子的眼神比较犀利吧。
比如唐僧师徒好不容易凑齐之后,就到了四圣试禅心,当时唐僧发现前面有一座庄园,感觉有点奇怪,孙悟空就急忙查看:
“行者闻言,急抬头举目而看,果见那半空中庆云笼罩,瑞霭遮盈,情知定是佛仙点化……”
孙悟空其实并无法识别一个寡妇带着三个女儿,究竟每个人是哪个菩萨所化,只因为这座庄园上方有祥云,有瑞霭。
后来孙悟空为了探寻,还特意变成小昆虫去偷听猪八戒和这一家四口的谈话,想搞清楚这究竟是哪个菩萨所化。
但直到菩萨们试探结束,他也没有看出来,究竟是谁来试探他们,这也是他一直没有轻举妄动的原因所在,事后他还解释:
“昨日这家子娘女们,不知是那里菩萨,在此显化我等,想是半夜里去了,只苦了猪八戒受罪。”
其实,若是多读几遍西游记,会发现,凡是大神们,尤其是灵山仙佛,他们的庄园都会带瑞霭的,比如小雷音寺:
“行过岭头,下西平处,忽见祥光霭霭,彩雾纷纷,有一所楼台殿阁,隐隐的钟磬悠扬。”
这种征兆呢,有点类似于祭赛国的金光寺佛宝,只是佛宝发出来的光更强烈一些,大家都能注意到,而这里的光不太明显,眼尖的才能看到。
五、
而相对于妖怪的洞府来讲,除非是那种自带黑云的,不然,孙悟空是识别不出来的。
比如蜘蛛精的庄园,还有蜈蚣精的庄园,孙悟空就没有发现异常,前者没有阻拦唐僧自己去化斋,后者也没有发现这是妖怪窝点。
之所以后来识破了蜈蚣精,并非是靠火眼金睛认出来道士是妖怪所化,而是因为道士送上来的茶有问题:
“行者眼乖,接了茶钟,早已见盘子里那茶钟是两个黑枣儿……”
因为疑惑,他才没喝,但并没有阻止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等人喝,直到他们都肚子痛地倒地,他才确定面前的道士不是好人。
孙悟空识别妖怪的第二种方法是闻风,若风不是自然风的话,他的眼睛会不舒服,这就是前面提到他识别白骨精的一个原因:
“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果然这山上有一个妖精,孙大圣去时,惊动那怪。他在云端里,踏着阴风……”
本身这里山高人稀,乍一出现个女子,大概率是妖怪,再加上这个白骨精是踩着阴风来的,冷飕飕的,让人不由得警觉起来。
孙悟空跟唐僧是有共同点的,那就是只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东西,当然,判断白骨精是妖怪,他也并非全靠猜测,而是看到了白骨精变化的人衣服里面藏着粉骷髅:
“我是个做虎的祖宗,你怎么袖子里笼了个鬼儿来哄我?你瞒了诸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是个妖精!”
六、
一般妖怪出没啊,要么起风,要么起雾,要么起云,总之绝不会是自然现象,这也是孙悟空判断是否会有妖怪出没的一条经验。
比如红孩儿被捆在树上迷惑唐僧之前,山中是起了异象了:
“师徒们正当悚惧,又只见那山凹里有一朵红云,直冒到九霄空内,结聚了一团火气,行者大惊……”
再比如在黑松林,那个金鼻白毛老鼠精出现之前,山林中同样是起了黑气的:
“忽然见林南下有一股子黑气,骨都都的冒将上来,行者大惊……”
还有雾隐山的豹子精出现之前,山中又起风,又起雾,连肉眼凡胎的唐僧都能识别这天象不正常,肯定前面有妖怪:
“师徒们怯怯惊惊,正行之时,只听得呼呼一阵风起,三藏害怕道……”
除了看天象异常识别将遇到妖怪之外,孙悟空识别妖怪的另一种,则是闻味道了。
这个呢,其实是跟生活环境相关的,比如常年打渔的,身上肯定有鱼腥味,常年杀猪的,身上肯定有生肉味,常年种地的,身上的味道又不一样了。
比如狗,若是前面的人是狗贩子,它离老远闻到味就跑了。
举个例子,像两界山附近的刘伯钦,豺狼虎豹见到他就绕着走,就是因为他身上有味道,动物们都怕他:
“我在这里住人,专倚打些狼虎为生,捉些蛇虫过活,故此众兽怕我走了。”
甚至他还想让唐僧吃虎肉,还说只要吃了老虎肉,以后老虎遇到你都得绕着走,道理嘛,类似。
七、
妖怪也是一样的,只要是动物成精,它自身都会带着这种动物所特有的味道,挥之不尽,这就是孙悟空常说的妖气。
其实这些都是跟妖怪的生活习性相关,若是遇到长时期脱离妖怪环境,又比较爱干净的妖怪,孙悟空就识别不出来了。
像小雷音寺的黄眉怪,其实孙悟空是识别不出他的,面对唐僧的疑问,他也只能回答是感觉到一丝凶气:
“师父,那去处是便是座寺院,却不知禅光瑞霭之中,又有些凶气何也。”
其实这里的凶气并非是孙悟空看出来,或者是察觉出来的,而是闻出来的,毕竟这里面除了黄眉怪以外,其他的都是货真价实的小妖怪:
“原来那莲花座上装者乃是个妖王,众阿罗等都是些小怪。”
而乌鸡国的青狮精,就没有手下,再加上他当国王很久了,孙悟空就识别不出来。若不是老国王托梦给唐僧,让孙悟空先入为主,确定自己面对的是妖怪,不然他真会错过去。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后来青狮精变作唐僧之后,孙悟空就识别不出来,还到处搬救兵:
“老孙至此降妖,妖魔变作我师父,气体相同,实难辨认。汝等暗中知会者,请师父上殿,让我擒魔。”
这里孙悟空就明确说了,自己判断这个妖魔的方法,就是闻气味,可惜呢,他的气味跟唐僧的相同,所以就识别不出来了。
至于为什么识别不出来青狮精,我们待会儿再说!
八、
而妖气这个东西,确实是跟生活环境有关,别说妖怪们了,就连孙悟空自己,在花果山待久了,身上也会有妖气。
三打白骨精之后,孙悟空被唐僧赶回了花果山,后来猪八戒前来求助,本来十万火急的事,但孙悟空临走了却要去洗个澡。
弄得猪八戒很疑惑,为此孙悟空特意解释了一下:
“你那里知道,我自从回来,这几日弄得身上有些妖精气了。师父是个爱干净的,恐怕嫌我。”
这里所谓的妖精气,就是指猴精身上特有的味道,孙悟空身上可能少,但是他的那群猴子猴孙们味道铁定浓烈,跟他们在一起,身上没有味道才怪呢。
再比如在金平府,有三只犀牛精变作的来骗香油,孙悟空也不是靠火眼金睛识别的,而是靠味道,一股子腥味,后来也是循着味道找上的洞府:
“好大圣,急纵筋斗云,起在半空,闻着那腥风之气,往东北上径赶。”
但是靠闻妖气来识别妖怪的方法,也不是特别准,要是遇到大神,他们变化的妖怪就自带妖气,孙悟空就识别不出来了。
比如观音菩萨跟孙悟空去降服黑熊精的时候,菩萨就变做了一条蛇精,当时孙悟空就傻了:
“妙啊!妙啊!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
之所以他发出这样的感慨,就是因为,观音菩萨变作的蛇精,不仅样子像,连气味都一样了,弄得孙悟空都搞不清自己面对的是菩萨还是妖精了。
九、
所以,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根本就无法识别妖怪,如果非说有点作用,那也就相当于老寒腿的作用。老寒腿嘛,大家都懂的,湿气一重,就腿疼,腿一疼,就能预测要下雨。
他识别妖怪,真正靠的就是一看,二闻,三揣摩,不仅他,观音菩萨这种大神去识别妖怪,也是一样的。
至于火眼金睛,就是一个迎风(烟)流泪的老害眼病,实在不是什么特异功能啊,毕竟孙悟空出生的时候,就可以目运金光,跟眼睛红不红,没啥关系。
这就回到题目了,刚才我留下一个疑问,为什么青狮精没有妖气,孙悟空识别不出来?
青狮精的出场还是很合时宜的,当时乌鸡国已经大旱了三年,他化作一个的道士,也不是直接到国王面前毛遂自荐的,而是通过程序,一级一级报上来的:
“先见我文武多官,后来见朕,当即请他登坛祈祷,果然有应,只见令牌响处,顷刻间大雨滂沱。”
其实他的这个出场,跟后面的车迟国的三位大仙,以及比丘国的国丈类似,都是拯救了国民于危难之中。一下子就获取到了国王的信任,乌鸡国国王还算比较亲民的,其他的国王只不过让三大仙当国师,让鹿精当国丈。而乌鸡国国王是直接跟青狮精同寝同食,甚至俩人还拜把子了,成了异姓兄弟。
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青狮精将乌鸡国国王推进井里,报了主人的仇之后,也没有撂挑子。而是变成国王的模样,继续治理乌鸡国,硬是将一个羸弱的国家,管理的井井有条,繁荣富强:
“也不曾害人,自他到后,这三年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十、
青狮精跟车迟国的三位大仙,还有比丘国的国丈不同,那几位到了后期变得骄奢淫逸,要么残害和尚,唯我独尊,要么祸害百姓,要吃小孩子心肝。
而青狮精,在获取国王信任的那两年,懂得察言观色,学习当国王的本领。后三年,自己独掌大权,兢兢业业,一心治理朝政,硬是没有露出一点破绽,还被老百姓崇拜,百官称赞。
如果青狮精仅仅是报复一下国王的话,可以选择的方法有很多,他为什么要选择这么一个费力不讨好的方法呢?
乌鸡国国王表面上好善乐施,背后行为不一致,咱先放一边,难道文殊菩萨就没有错吗?
按照他的说法,他不能以真身见凡人,所以变成了凡僧的样子,结果发现这国王根本不像传说中的那样,一点都不懂得宽容。自己只不过说了几句难听的话,他就将自己绑了,泡水里了。
可是,按照文殊菩萨接到的佛旨:
“当初这乌鸡国王,好善斋僧,佛差我来度他归西,早证金身罗汉。”
要是直接跟国王说的话,就变成了,陛下,贫僧是来送您上西天的,您看是自己动手呢,还是我来帮你?
你说说看,就算再好善乐施的国王,听到这种让自己放弃肉眼凡胎,跟着他上西天的话,也得发怒吧?
况且,一个凡僧见国王,这种事在那个年代实在是太难了,放到现在一样很难。如果乌鸡国国王不够宽容的话,文殊菩萨变成的和尚,根本就近不了身。
十一、
按照文殊菩萨讲的“一饮一啄、莫非前定”,那如果取经团队晚了或早了一些时日到乌鸡国,甚至干脆就没去乌鸡国,那青狮精是不是将一直待下去?
所以,文殊菩萨是故意在激怒乌鸡国国王,又故意假装自己没有法力被御水河泡了三天,目的就是为了让青狮精去乌鸡国当国王。
同样,乌鸡国国王也并没有传说中的那样好善斋僧,这不过是如来编出来的一个幌子。所谓的让他成为金身罗汉,根本就是一个固定说辞,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不信佛的乌鸡国,信佛!
其实,正常情况下,若是乌鸡国国王信佛的话,那么遇到这种大旱的情况,他最该做的是请和尚念经求雨。再退一步讲,也可以学车迟国国王,佛道都信,谁能求下雨来,谁就是胜者:
“当年求雨之时,僧人在一边拜佛,道士在一边告斗,都请朝廷的粮饷。谁知那和尚不中用,空念空经,不能济事。”
但是,乌鸡国国王其实是唯物主义者,他既不信佛也不信道,而是信大禹,曾经成功治水的那个:
“我国中仓禀空虚,钱粮尽绝,文武两班停俸禄,寡人膳食亦无荤。仿效禹王治水,与万民同受甘苦……”
因为他不信佛,才有可能做出将文殊菩萨变作的野和尚捆起来,扔水里的举动。才会让一个的假道士,通过层层官员的推荐,近了自己的身,并同睡同食。
十二、
由此看来,如来联合文殊菩萨以及青狮精,是故意设下的圈套,引乌鸡国国王上当,而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传教。
要想让乌鸡国信佛,人都了,自然不行,所以,青狮精必须用五年的时间来弥补乌鸡国三年大旱造成的损失。不然的话,他也不会专门花了两年时间,学习国王治理国家的本领,而不是直接推国王下井,为主人报仇。
事实上,青狮精也做好了长期霸占乌鸡国的准备,地府这边也防着乌鸡国国王的鬼魂去告状。
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有人在暗中破坏佛家的这盘大棋,而这个人,其实就是太上老君。
首先,青狮精推乌鸡国国王下井,这是必死无疑的招数,并非像文殊菩萨说得那样,只不过泡他三年,报自己的仇,这不过是巧合而已。
就连孙悟空,也知道乌鸡国国王死了三年了,根本就救不活,所以面对唐僧的要求时,第一反应是拒绝:
“人若死了,或三七五七,尽七七日,受满了阳间罪过,就转生去了,如今已死三年,如何救得!”
毕竟当初孙悟空忽悠猪八戒去井里驮国王出来,不过是想看看尸体有没有腐烂,还能不能辨认,是用于揭穿假国王的物证:
“常言道,拿贼拿赃。那怪物做了三年皇帝,又不曾走了马脚,漏了风声。”
所以,找到真国王的尸首,再去跟假国王对峙,这才好降妖除魔啊。
十三、
可是,为什么乌鸡国国王的尸首没有腐烂,甚至还能起死回生呢?
一是,井龙王的定颜珠,二是太上老君的九转还魂丹,其实所谓的定颜珠就是一颗防腐仙丹,这玩意大概率也是出自太上老君之手。
原因就在于,井龙王的身份绝对不一般,别看他窝在井里,其实是见过世面的,在猪八戒下水之后,他立马就察觉到了:
“这是天蓬元帅来也。昨夜夜游神奉上敕旨,来取乌鸡国王魂灵去拜见唐僧,请齐天大圣降妖。”
井龙王不仅认识天蓬元帅,还认识齐天大圣,关键是夜游神也会到他这里传旨,所以,他大概率是天庭下来的神仙,专门来救乌鸡国国王的。
而乌鸡国国王的魂灵没能去地府告状,就是因为地府目前被地藏王菩萨管辖,都是佛家的人,他告状无门。而夜游神,所谓的奉上敕旨,是奉的玉帝的旨意吗?
并不是,因为整本西游记中,凡是玉帝下的旨意,众神们都会强调,自己是奉玉帝旨意来传旨,比如太白金星招安孙悟空:
“我是西方太白金星,奉玉帝招安圣旨下界,请你上天,拜受仙箓。”
比如哪吒前来降服牛魔王时:
“慢来,慢来!吾奉玉帝旨意,特来此剿除你也!”
还有玉帝下旨招二郎神前去降服孙悟空的,下旨给泾河龙王让其下雨的,下旨不允许给凤仙郡降雨的……
十四、
夜游神完全只提到自己奉上敕旨,而不像其他传旨的神仙一样,提到奉玉帝旨意,由此可见,这条命令大概率不是玉帝下的。
其实,乌鸡国的佛道相争,真正的背后OSS是太上老君跟如来在斗法。大家什么时候见太上老君如此大方过,还是面对吃过多次仙丹,又刚刚在平顶山差点吞了自己宝贝的孙悟空?
但是,他这一招很厉害,打了文殊菩萨一个措手不及,万般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将佛家“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的理由搬了出来,其实就是“因果报应”之说。
可是,这就涉及到一个悖论了,既然是因果报应,那谁该为三年大旱,乌鸡国死亡的百姓负责呢?
你遇到劫难了,佛家就说,肯定是你以前干了某某坏事,所以遭报应了。要是以前没干过坏事,他就说你肯定是前世干了坏事,所以这一世遭了报应。反正最终解释权在佛家那里,他说啥就是啥,就像朱紫国国王一样,小时候射箭的时候伤到过孔雀,等过去好多年了,金毛吼想起来去报应他了……
还有那灭法国国王,干掉了九千九百九十六个和尚,屁事没有。比丘国国王,残害小孩子,最后还被南极星君赠送火枣三颗,吃了可以益寿延年,强身健体。
就连这害人的狮子精,离开了乌鸡国,不是又跑到狮驼岭去了。亦或者,他本来就在狮驼国吃人的,临时被文殊菩萨派到乌鸡国,待了五年。
更可气的是,你惩罚乌鸡国国王就罢了,竟然还变成假道士来给道家抹黑,以后不讹你十八座金山,咽不下这口气。
十五、
可是,按照原著中的说法,乌鸡国的狮子精和狮驼国的狮子精,好像不是同一个啊,这又是怎么回事?
其实就是同一个,连太上老君这样的顶级神仙也只配拥有一个坐骑,文殊菩萨算什么级别,也配拥有两个同样的坐骑?
而且,乌鸡国的青狮精,一没小妖,二没洞府,三没武器,四没小鸡,这怎么看,都不像是奉了如来旨意,专门下凡的上差该有的待遇。
而且,翻遍了整本《西游记》,如来下达佛旨次数很少,因为度一个乌鸡国国王就连下两道佛旨的情况,更是少之又少。况且这种事,根本不用提升到菩萨或层面,只不过是度个凡人而已,随便派个金刚过去就行了,为啥要派菩萨?
同样,报仇这种事,还用如来下旨吗,文殊菩萨不会自己下旨,青狮精不会学金毛吼,路见不平一声吼,自己偷偷下凡报仇?
所以,这一切疑问的背后,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那就是,青狮精被骟的秘密!
之前我(杨角风)也讲过,神仙们的坐骑也好,宠物也罢,甚至神仙本人,好不容易去趟凡间,哪有这么清心寡欲的,一个个精力那叫一个旺盛。
青牛精也好,金毛吼也罢,还有白鹿精,亦或者那些从天庭或灵山修炼过的女性神仙或妖怪,比如奎木狼、玉兔精、老鼠精、蝎子精,哪一个不是焚身的,一个个往美女,或者唐僧身上扑的?
他们祸害别人,如来装看不到,狮驼岭尸堆八百里,如来装看不到,乌鸡国大旱三年,死了那么多人,如来也装看不到……
十六、
可是,却因为怕青狮精“秽乱后宫”,直接就把他给骟了,这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其实,青狮精完全是代文殊菩萨受罚,真正犯错的并不是他,而是主人。因为文殊菩萨未能完成如来下达的旨意,导致度化乌鸡国国王失败,本该受罚。
正所谓,偿命,欠债还钱,都是平等交换的,这在我们看来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放到众位佛爷或者菩萨身上,就不行了,人家泡你三天,你就要弄死人家三年。为什么不学学镇元大仙呢,人家的人参果树都被推倒了,灵根都断了,还能心平气和地跟孙悟空谈条件,甚至跟他结拜兄弟。
作为一个菩萨,就不能大度一点,就不能阳光一点,非要加倍报复一个凡人吗?
在古代,规矩,仅仅是对于底层老百姓来谈的,对于高高在上的佛爷或菩萨来说,根本就不受约束。他们就算做错了事,也不会自己出来受罚,而是转移到了丫环、仆人、小厮身上。要是教授自己的老师地位低下,也会怪到老师没有教好上面,历史书上也有记载,比如商鞅变法时期: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诚,黥其师公孙贾。”
这就导致,本来文殊菩萨该罚,到最后却是青狮精挨了一刀,成了一头不完整的狮子了。
而这头不完整的狮子精,在书中叫啥名呢?
叫“狮猁王”!
而现实中,不存在狮猁这种生物,但文殊菩萨全名叫“文殊师利菩萨”,证明狮子精在替菩萨赎罪。
十七、
其实,文殊菩萨的过错并不仅仅因为没有度化乌鸡国国王,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沾染了“妖气”。
这个“妖气”指的是身上不该有的气味,而这个气味并非是因为他沾了妖气,而是因为他在四圣试禅心时,出问题了,文殊菩萨变作的“怜怜”沾染了一些世俗气息。
所以,在乌鸡国,文殊菩萨被泡进水里,来了三天的“净身”,随后又让青狮精代替自己,来了五年的“净身”。
那么,这样做,有没有效果呢?
有!
刚才也提到了,孙悟空识别妖怪时,并非靠的火眼金睛,而是靠得鼻子,因为他能闻出妖气来。所以,取经路上,不管你是天上下来的神仙,还是坐骑啊,童子啊,在地面时间长了,都有妖气。
但是,青狮精被了之后,他身上的妖气就闻不出来了,以至于他变成唐僧之后,孙悟空就傻眼了:
“老孙至此降妖,妖魔变作我师父,气体相同,实难辨认。汝等暗中知会者,请师父上殿,让我擒魔。”
文殊菩萨骟了青狮精,让他替自己修行,一方面杜绝了他男女关系的可能性,一心扑到朝政上,治理好乌鸡国,替自己赎罪。另一方面,也消除了自己身上沾染的妖精气,比如小肚鸡肠……
所以,孙悟空才识别不了青狮精变化的唐僧!
北京品融装饰
北京致融装饰
最近几晚上,夜钓基本一口都没有,怎么回事,主攻黄骨鱼,蚯蚓饵
我这段时间经常钓黄骨鱼,也遇到相同情况,并仔细研究了这个问题。通过十多次夜钓后,综合得以下结果。
我说说垂钓水域情况,看是否和你有相同点。我在湖南湘西,所垂钓的水域是湘江的一条支流——峒河。钓点选择在城市上游一个电站水坝源头回湾处。
开始两天,能钓两三斤黄骨鱼鲶鱼,后两天鱼获越来越少。通过分析,后来换新钓位后证实了,该鱼种活动范围很窄,同一钓点不能持续垂钓,窝里的鱼钓走了就少了,它不会马上把其它地方的新鱼诱入窝。补充新鱼需要一周以上时间。
后来的垂钓过程中又发生:开始钓的很好,突然就停口了。分析了天气、气压、满月、人为惊扰等等影响因素,一个个排除完。最后垂钓过程中发现水位的轻微变化,于是特意去观察水位变化的鱼口变化,又找到电站工作人员咨询。原来水坝发电,在没有下雨或旱情的时候有着固定的时间变化,电站有大小两台机组,不同时间有不同机组在工作,亦有两台同时工作的时段,鱼停口就是两台机组同时工作所造成。
这就是我这段时间夜钓黄骨鱼的总结,倾囊相授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